黑五折扣最後一天Cyber Monday

之前在美國零售業好幾年,全年最緊張與疲累就屬十一月到聖誕節,尤其是黑五到cyber一。不僅是自己產品要顧,網站怕有問題,競品也要看,搞得我有近十年的時間對黑五週很冷感,完全零購物慾。

今年我終於可以放手不管這些事。變回純消費者後,才發現, 原來假期買東西是如此愉快,折扣疊滿滿😍

昨晚半夜12點莫名睡不著覺,定眼一看,原來Cyber Monday 到了。看來宇宙冥冥中要我去看個折扣,就只好打開電腦逛一下今年最後一波。

在此分享一下,如果大家有idea也歡迎推樓:

🌛給小孩

🎈Carry-on wagon 32% off: 如果兩寶年紀差三歲內的,又有可能坐飛機去遊樂園或得走很多路的地方,可以考慮這款可以摺成carry-on。我自己試了一下覺得不錯,對我來說還是有點重但至少可以放在行李上推

🎈MaryRuth Elderberry 46% off: 回台辦手禮首推,而且我有問過小兒科醫師,天天吃也沒關西。很多台灣媽媽今年冬天都託我買這些

🎈MaryRuth Immunity support 40% off: 這款更讚還三合一Elderberry + C+ Zinc

🎈Toniebox 故事機35% off: 這台現在很流行,但我們家比較懶是直接用spotify 接音響放podcast 給小孩聽

🎈Fire kids Tablet 50% off: 美國國內線飛機必帶,fire也算是平板中最實惠的

🎈Yo!Baby 30+10% off: 全館多項多重折扣,喜歡按鍵書跟點讀筆的要買就是現在了

🌝給媽媽或家用

🎈Quay 50% off, Rakuten 20% off: 他們家太陽眼鏡算耐帶,網站有virtual try-on 滿有趣的

🎈Reef 30% off, Rakuten 20% off: 超推它們的防水鞋 (search water-friendly),常游泳或跑海邊的都很愛,走多路也不夾腳 

🎈Aloha 包40% off, Rakuten 7.5% off: 今年買最多拿來自用及送禮的牌

🎈Breville Airfryer 30% off: Airfryer 銷售冠軍,13 種不同的功能,評價很高

🎈Snail Mucin 精華液44% off: 最近才發現原來周遭韓媽們人手一瓶當水塗,不知道為什麼蝸牛會這麼厲害,但看韓媽們皮膚都好滑嫩,就也上車了一下

🎈關節痛浴鹽23% off: 以前在柏克萊那一帶嬉皮店家,有個五六十歲的闆娘曾跟我推薦過這一款,說香味普普,但很舒緩關節痛,長輩的伴手禮來一下

🎈Target Rakuten 玩具15% off

🎈北鼎蒸燉鍋黑五價:多功能蒸鍋可蒸可燉可解凍還可以做優格。用【KBJ50】購買單層蒸燉鍋折$50,【KBJ60】購買雙層蒸燉鍋折$60 

🎈樂高園門票與旅館黑五特價

🌛目前有點失心瘋需要大家建議的產品

🎈PMD 電動臉刷50% off:以前是clarsonic 愛用者,後來有天看著自己的牙刷刷頭後,突然潔癖上身不想再用刷子刷臉,不知道矽膠的如何 

🎈KBS 麵包機15% off:有人有用過這台嗎?它黑五時有個超低價現在沒了,我夢遊之下就買了,第二天起床被老公打手手😂有17種功能,不然試用再跟大家分享

#今年再也不買東西了

#原來當純消費者也很辛苦又快樂又很想打自己手手

專訪在矽谷Sand Hill Road上,來自台灣的財務長

Scott 是我來美國認識的朋友,他是個總是笑咪咪,帶著點讓人溫暖的台中腔,非常和善的人。他也是個熱愛戶外運動及出外旅遊的丈夫與爸爸。而這一切平凡人的背後,是他鮮少提起的財務長身分。雖然年紀輕輕,他其實是矽谷赫赫有名的紅杉資本的全球避險基金Sequoia Capital Global Equities部門的財務長。 平日熱於回饋社會的他,在我跟他提到了換日線後,決定百忙中分享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故事給更多年輕人。

在此以第一人稱來轉述他的故事,希望能盡可能完整的將他一路來美國打拼的故事和換日線的大家分享:

為孩子犧牲自己的媽媽,是我這輩子最感謝的人

我這一路走來,第一個要感謝的是我的媽媽。爸爸在我十二歲時過世,在那之後,媽媽就靠著財務規劃的專業,自己拉拔我和妹妹長大。

媽媽很注重價值觀的教育。她不是個很有趣的人,而且很嚴厲,但她很務實,而且要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她常不斷提醒我: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態度決定未來。只要有足夠的動力,努力放手一搏,就有成功的可能。

我求學時代其實是個很晚才開竅的學生。高中時過得很開心,英文很爛,對美國也一點憧憬都沒有。而且我本來以為是只有富二代才會出國念書。但媽媽覺得出國增廣見聞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正面的,有其必要,所以她推了一我一把,讓我有機會來美國。最讓我感動的,是她自己一個人靠財務規劃,一路精打細算,把自己全部的錢存給我和妹妹出國念書。她無私無懼地把自己的錢全部投資在孩子身上,就為了給我們這樣的一個機會。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我剛到美國的第一年,過得真的是非常痛苦。不只因為離鄉背井,而且我英文實在太差了。說真的,英文自己本身其實也不是門學問,只是一個工具來學別的學問,就像在學開車一樣;但沒有這個工具就甚麼都學不成。還好因為台灣對數學教育的著重,所以我數學比同儕好很多。例如美國大學教的微積分,我在台灣高中時就已經學了,而且我們以前在台灣可是用手算的,不像在美國還可以用一台TI83的計算機來算數學。因為如此,我拿數學課來學英文。那時是2000年,我就這樣拿著SONY錄音機去錄課程,回家再重聽來練英文,藉著這樣的機會彌補自己的英文,真的是透過勤能補拙的方式硬把它學起來。這也說明了我的一個人生觀:每個人都有長處短處,大家只要能截長補短,認真努力就能開花結果。我自己是個平凡人,沒有特別聰明。如果我當初能短時間硬是把自己英文拼起來,其他人也是可以的!

因為家裡頭耳濡目染,我從小就對財務有興趣,所以我念大學時選系的時候沒有猶豫太久。一旦目標明確,剩下的就只剩努力而已。那時的我每天都戰戰競競地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拼。還好當初我在奧勒岡州念書 – 反正那裏非常無聊,所以也很適合念書。我當時另一個人生觀,是覺得省小錢不如省學費及拿獎學金。美國生活水平比台灣高,有錢人也多,很多十八十九歲的大學生都常把自家賓士停在星巴克前,喝著咖啡爽爽過大學。我那時候也沒甚麼錢,就拚著三年念完大學來省學費,研究所也拚到全額獎學金,想說這樣就可以省更多錢。

念研究所時是2004年,那年H1B抽到的機率是40%。就算抽到工作簽,奧勒岡州是個白人為重的地方,幾乎沒甚麼公司會錄取H1B的學生。我那時雖然念研究所時就考到CPA,但找工作四處碰壁。最後有家地方會計師事務所臨時有人退出,需要一個能做三個月的實習生,公司打電話回來問我有沒有興趣,我也不管是個短期的機會,二話不說高興地拿了。

那時我心想,雖然這機會是短期的,但既然是個機會,就要好好把握。當時整間公司150人裡面幾乎清一色白人,只有一個黑人,跟我一個亞洲臉孔。而我更是他們第一個用的外國人。那三個月我真的是全力以赴 – 最早到公司,最晚下班,學了不少,也讓公司知道國際學生真好用(笑)。最後,我在稅季結束後拿到了正職,成了公司創立以來第一個幫辦H1B的人,也算幫學弟妹打開了一道門(它們後來也開始錄用國際學生)。而身為第一個人,因為公司沒移民經驗,所以簽證其實也都是我弄的,我自己找移民律師,再把所有東西自己辦好後拿給公司的人簽。雖然得自己弄,但我也做得很開心,因為我真的靠自己的力量留下來了,就像當年媽媽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我剛好拿到了個小的機會,然後用盡全力地把它變大,讓自己拿到了正職、一個留在美國的機會,並為自己的職涯開始鋪路。

我大學念財務會計,變會計師後開始做稅(公司稅個人稅等),第二份工作去了ERNST & YOUNG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一開始也是從稅務做起。後來覺得以一個外國人身分要在美國打拼,必須要有更多的技能,於是我三十歲那年決定請調舊金山,降級加入AUDIT審計這一行。我認為,人生很長,當下的職稱可能重要,但最重要的其實是要能不斷地練功學習,擴充自己的技能。

做了一陣子後,有天有個獵人頭打電話給我,說有個新的避險基金在找一個CONTROLLER(財務總監)。老天給我這樣一個不一樣的機會,我也是二話不說高興地去面試了。

那個機會就是我今日所在的SEQUOIA CAPITAL GLOBAL EQUITIES (紅杉資本的全球避險基金)。我跟以前的COO相談甚歡,但其實主要不是在聊工作本身,而是他剛好提到自己所做的一些投資,於是我就開始以稅務的角度來給他建議,結果整場面試下來聊稅還聊得比財務多。日後這位COO和我說,他錄用我的原因其實也正是因為稅 – 因為他想找的,是一個能像把瑞士刀一樣甚麼都會,十八般武藝都會都肯學的人,而我剛好又懂財務又懂稅。

這樣的經驗,讓我再次深刻地體會到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這個概念。現在回頭看,我能很清楚地看出哪些是難能可貴的好機會,並點出是哪些機會協助我爬到今日的位子。然而,機會本身其實很難預期、無法計畫,而大部分時間,當局者也很難判斷眼前的機會究竟是好還不好。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不斷練功升級,不放過眼前的機會,隨時讓自己做一個準備好的人,這樣我們就能有機會受幸運之神的照顧。

讓自己樂於被利用,創造出無可取代的價值

2012年,我剛進公司時資本額只有300M,這一路一起跟著公司成長。2016年,公司最低潮的時期只剩下我和其他三位分析師。人手不足的狀況下,我同時扮演了財務及作業管理的角色,和組織一同重新起步,一路拚回今日$7B的規模,而我也在2018年時被升為公司的財務長。

如果你二十年前問我想不想做一間$7B的公司的財務長?我一定無法想像。這一路走來,其實很多人學歷經歷都比我更好。讓我比別人更突出的,可能是我的態度吧!我相信態度決定未來,所以我很耐操,很有GRIT (註:這字緣起於Angela Duckworth的書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我非常熱愛我的工作,也不怕花很長時間在工作上。

另外,我也相信人生很長,所以要眼光放遠,勇於挑戰自己,不怕變動,並不為自己的未來設限。就像亞馬遜的貝佐斯在談到自己如何成為今日的自己時曾說:”今日我的成就和我今日的作為並無關係,而是我五年前所做的決定與努力所產生的結果。”

我們公司時至今日依然組織扁平,只有17個正職,其餘全數外包。有些人問我,職場如此割喉,要如何保住自己的工作?或矽谷本身臥虎藏龍,各大名校各種背景,每個人都大有來頭,要如何拿到大家的信任?

我認為,真正的問題不應該是如何保工作或擔心別人的背景,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能被其他人利用,進而變得無法取代。有些人會覺得,同事或老闆一直問我問題好煩,把自己的時間都用掉了。但我持相反的想法 – 我越能被人利用就越高興,因為這樣代表我的能力與誠信都越受到重視,代表大家信任我,代表我自己越來越無法被取代。

採訪後記

灣區這頭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公司今年都Work From Home,投資的大環境也讓人捉摸不定。Scott 今日是兩個小小孩的爸,工作繁忙又必須面對疫情的挑戰,讓我很驚訝他能在這樣的狀況下仍然抽空聊他的故事。

Scott: “不會啦!忙歸忙,但我認為成功的定義,除了是不斷提高自己的價值外,另一個面向是如何反饋給他人。因為當我資源越來越多時,這也代表自己越來越有能力把資源分享給其他人。我以前公司有個會計師,一家人擠在一個一房的公寓,但他們每周都還是抽一小時去圖書館教非法移民英文,讓我很受啟發。所以我有時間時,也盡量抽空去做義工 – 在舊金山Food bank幫忙,在Habitat of humanity幫低收入蓋房子等。這次聊自己的故事,如果有年輕人能因此受到一點鼓勵,這種時間的投資當然值得!”

在競爭激烈的矽谷,能見證一個有為的人講著溫暖的台中腔,靠自己的力量白手打拼在Sand Hill Road上作上財務長;卻又為人謙虛誠懇,並只想著自己該如何幫助社會 – 身為台灣人的我真的也感到於有榮焉。

從超會帶團康的系代,到今日遊戲公司的CEO

認識余政彥的人,都知道他大學是帶團康的第一把交椅,再怎麼鳥的大地遊戲,在他嗨到不行的熱力下也會變黃金。不僅學校各營隊都有他活力四射帶團康的影子,他同時也是以前中央企管系的系代,整天跑社團、系學會等跑到差點被二一,考完期末考時總是第一個跑去跟教授求情。

這樣一個有趣的角色,在十多年後的紐約街頭,創立了一間橫跨台美的AR (Augmented Reality)遊戲公司Toii。這樣意想不到的轉折,讓我忍不住拿起電話,細細地問他這十年來究竟是如何走上今天這趟旅程。

以下為余政彥的第一人稱專訪:


2.7的GPA,讓我硬著頭皮開始尋找MBA外的選擇

我們1985/1984的這一代,”新創”這個概念在我們二十幾歲時還不盛行。當年念商的,大家畢業通常都是想進大公司或升研究所。新創還不是一個大家想做的事。我當年也一樣,大學念企管系,心裡盤算著自己會畢業就去當兵、工作、然後再回去念企研所。

最後我也真的大學畢業後就先去當兵 ,接著開始在工具五金業做貿易。由於很多客戶都在美國,逐漸讓我心生去美國念MBA的想法,也開始邊工作邊考GMAT托福,就這樣過了四年。

結果,當我準備好要開始申請,回學校申請大學成績單時 – 映入眼簾的2.7 GPA 整個讓我傻眼。我知道自己當年大學成績很差,還一度差點被二一,時常得靠自己不斷拜託老師度日。但沒想到分數轉換後GPA會低於三,讓我想進五十大MBA有點夢碎。

這個挫折逼著我開始認真思索人生的下一步,究竟應該往哪走 – 因為我不想把錢浪費在自己不喜歡的學校上,但又很難放下出國進修的想法。我作了許多研究後,決定放手一搏,把人生的下一步,賭在自己心底真正的熱誠上。

活了二十幾年後,開始認真挖掘內心深處的熱誠

我的熱誠是甚麼? 活了二十幾年,考試當兵工作賺錢,從來沒探究這件事情的我,被迫停下腳步仔細摸索自己內心深處的熱誠。

我慢慢發現,自己其實一直以來對於遊戲都有很深的熱情。我大學很喜歡辦營隊帶團康,看到大家聚在一起很開心,自己也會跟著快樂有成就感。

而我當兵的時候因為很無聊,就拿筆記本的紙來做一款三國誌卡牌遊戲,自己用一張張白紙設計角色跟攻擊防守力等。大家竟然也都很捧場!(可能反正也沒別的事情好做XD) 結果越來越多人來玩,班長還一度以為我們在賭錢 – 還好他最後也被拉進來玩了哈哈。當兵的好處就是因為與世隔絕,所以反而能專心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如果一畢業就去工作、沒有那些多餘的時間,我可能就根本不會發明人生中的第一款遊戲了;)

同樣的,這對我而言是個難忘的經驗,因為我很享受跟大家一起玩遊戲的感覺。看到大家居然會聚在一起玩我做的爛爛紙卡,更是成就感爆表。退伍後,我仍會不時地隨身攜帶當初發明的那款遊戲跟朋友玩,甚至還曾時來興起地google找桌遊發行商,幻想有沒有機會可以把這變成真正的桌遊。我在那之前其實一款桌遊都沒玩過,只玩過大富翁。但想說只是試試看沒甚麼在怕的,就email給網路上找的所有發行商。最後當然是被打槍啦! 哈哈哈

事後回想,當初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個歷程。當兵本來是件苦悶事、大學本來應該要好好念書;但沒想到我當兵時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款遊戲、也沒想到大學瘋系上活動把 GPA搞爛了,被逼著想別的出路,繞了一圈又回到了遊戲。真的是沒料到大學跑活動、當兵這些階段會對我影響這麼大。

人生發生的很多事情其實都在造就一個軌跡。雖然當下看不清楚,事後卻會發現其實是水到渠成。這些過去發生的點點滴滴,帶領著我做抉擇,既而造就今天的我。

這其實不是我自己說的 (笑) – 這是賈伯斯的名言之一。以前看這句名言還沒感覺,但在來到而立之年後,我開始對這段話有很深的體悟: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現在必須相信,眼前現在發生的點點滴滴,將來多少都會連結在一起。你得去相信,相信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甚至是輪迴。」

三國誌紙卡與三合院童年做成的RPG遊戲,最後帶我進入紐約大學遊戲設計

在我下定決心要專攻遊戲設計這塊領域後,我開始認真地上各學校網站蒐集資料、爬PPT出國留學版、找人請教…等。我也曾跟代辦聊過,但後來發現台灣的代辦可能專攻某幾項熱門的領域,遊戲設計這種較小眾的領域就比較不了解。尤其是我念的紐約大學遊戲設計研究所NYU Game Design MFA,當年才剛創第二年,很多人都沒聽過,代辦也幫不上甚麼忙。

後來,我一股熱誠地做了兩個遊戲,很幸運地以一個沒甚麼經驗背景的人被錄取。還記得當時,我交了當兵用的卡片遊戲、以及一個自己做的RPG角色扮演遊戲。我把自己在台中的童年做成RPG,呈現古早台灣的樣貌 – 例如阿公家的三合院及他養的台灣獼猴、外頭很多野狗成群結隊地欺負小孩、在龍眼樹下綁的一個輪胎盪鞦韆、去土地公廟拜拜等。

這人生中第二款遊戲,讓我發現自己其實很喜歡做跟台灣有關的創作、或想把台灣的好呈現給世界。往後學設計時,老師也常會跟我們說,創意要想源源不絕,很多時候都是回歸到自己的根及切身經驗(You have to go back and find your root)。台灣在世界上是個小島,如果能把這個獨特的經驗帶給大家,我想其他人應該也會感到很有趣吧!

可能我們科系比較新也比較開放、又重視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他們相信不同的經驗能帶來不同的看事角度),最後,我很幸運地被錄取了。被錄取時雖然高興,但又怕家人覺得我以後會餓死、或以為念遊戲設計只能當街頭藝術家,所以我一開始還跟他們說我是要念電腦相關的,哈哈哈。

睡了一年的地板追趕進度,怕床太舒服會害自己睡過頭

我們這一屆22人。台灣人加我3個,大陸人5個。絕大部分人都在遊戲業待過或有相關經驗。我呢?還好班上剛好沒有念商的,我這背景還可以加減貢獻一些不同的角度。

但除了這商業的面向,我其他的全得苦命地追趕。上課要討論,老美上課前十分鐘看一下就可以高談闊論,我看得慢字又看不懂。英文聽說讀寫太慢、寫程式根本不會、藝術觀也沒別人有天分。為了把每天二十四小時極大化,我第一年每天睡三四小時,一整年都睡在地板跟工作室,怕床太舒服自己睡過頭。

因為學校的作業都是以團隊為導向,在尋找自己能切入的點之際,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價值,其實是在於念商的背景、及當年大學當系代跑社團的經驗。雖然我還是極力地學著3D設計、寫程式等遊戲設計的基本功,但那並不能讓我真的在一群已經很有經驗的人群中脫穎而出。反之,我大學的經驗讓我很會辦展覽、要經費拉贊助、做宣傳、及替遊戲說故事等。而我當年做貿易,用破英文應付老外客戶所建起來的厚臉皮(噢不,是勇氣),也讓我能像打不死的蟑螂一樣一戰再戰。

經歷了求學這段反覆探索自己的價值及專長的過程,為我日後創業打下了根基。由於我的設計及相關經驗可能不是頂尖的,既而斷了畢業去大公司的念頭。但我的熱誠、專長、及念書後對於遊戲製造到上市整個流程的了解,讓我開始認真玩味創業這個念頭。

在學校的期間,我也開始接觸所上incubator的人、在紐約結交對遊戲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和台灣駐美辦事處(TECO) 合作,辦一個遊戲展來展示在紐約台灣設計師的作品,希望能把台灣的好跟大家分享。畢業前夕,我和一個Parson念設計的朋友心血來潮,決定來設計一款桌遊。做好後,我們把concept帶回台灣找桌遊設計師來試水溫,又幸運獲選TSS (Taiwan Startup Stadium台灣新創競技場);於是,就這樣的開始了創業的生涯。

好的團隊與機運,帶領我們繼續往1%前進

我們公司一開始本來想做桌遊,但那時候AR (Augmented Reality)遊戲開始興起,我們就決定定位在這一塊,讓客戶更新的遊戲種類可以選擇。我創業的那一年,新創是個新潮的主意,台灣政府在推新創、媒體甚至平凡百姓也都沉浸在新創的氛圍。很幸運的,我們第一個案子拿到了一個跟高雄捷運合作的機會。第二個案子,拿到了一個跟日本政府合作的機會,把一個福岡購物中心設計成遊戲。

機運之外,我也有個很棒的團隊來推動創新。我們團隊的人都很有個性、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更能激盪出意想不到的創意。你如果問,遊戲公司這麼多間,一個小公司是要如何生存?對於我們來說,靠的其實就是content (內容)、也就是團隊激發出來的idea。舉例來說,同樣拍一部恐怖片,不同人拍有不同手法,希區考克拍的跟史蒂芬金的風格不同,而觀眾自然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做AR的公司可能有百百間,但詮釋的方式不同、做出來的成品也就不同。

創業是我人生中做過最難的事情 – 領導團隊、建立穩定的現金流是每天都要面對的課題。而客人不喜歡我們的產品、申請比賽沒上也難免會讓我睡不著覺。它沒有一個成功的配方,沒有誰適合誰不適合。有些創業家很外向會社交、有些專攻技術等等,各有所長。所有創業家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有一股無人能檔的熱誠。這股熱誠很重要,因為它能帶領你的團隊一起衝、也能支持自己在低潮時撐下去。

如果計算我目前人生中重大里程碑的成功率 – 以前高中升國立大學錄取率可能是~40%、申請上紐約大學的錄取率可能是20-30%。這些當年走過覺得好像很難的事情,和創業的成功率1-5%卻又是個小巫見大巫。

我現在這條路才走了一半。我跟團隊都還在摸索、及向許多厲害成功的前輩們學習,不知道未來有沒有可能持續在那1-5%。但不論如何,只希望好的時候繼續努力,壞的時候從挫折學習,確定今天比昨天更成長,盡心地把每件事情做好;因為就算是看起來不起眼的東西,說不定有天也會帶來另一種收穫。

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這都只是人生的一個面向。最終還是回歸於賈伯斯所說的 – 這些點點滴滴終究會連結在一起,帶領我走向之後更精彩的下一頁。

後記:在訪問余政彥時,我突然想起自己三年前,剛開始寫東西時,也曾寫過一篇關於他的文章。三年過了,我還是在努力過著自己庸碌碌的人生,但他的公司真的做起來了。而三年來,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對於這些勇於追夢人們的尊敬 – 因為他們的衝鋒陷陣,讓我們能站在巨人肩膀上享受更多意想不到的創新。

本文4/23/18刊登於換日線